文 | 华商韬略 张伟
“金眼科,银外科”,眼科行业的造富能力,毋庸置疑。
在A股市场,眼科概念股向来不缺业绩惊人、利润高到让人羡慕的公司。眼科龙头股—爱尔眼科上市十一年,市值直逼2000亿。上市不到四年的欧普康视,也正向牛股的行列迈进:3年市值飙升超过10倍,市值一度突破400亿大关。
更加值得注意的是,欧普康视在2019年的收入是6.5亿元,主打产品“角膜塑形镜”(ok镜)的毛利率达到惊人91%,净利润率也高达47%。
作为眼科行业细分领域的欧普康视,底气是啥?
背靠2.7亿用户市场前景广阔,欧普康视躺赢“ok镜”
角膜塑形镜俗称“OK镜”,是硬性接触镜的一类,其原理在于,暂时性改变角膜弯曲度,这样矫正视力,用户通常睡觉配戴,起床后摘下,白天能保持清晰的裸眼视力,频率为一至两年一配。
相较于框架眼镜,OK镜的优势,在于既有效遏制近视加深,又具有非手术性特征,避免潜在术后风险。
在“再苦也不能苦孩子”的国情下,“OK镜”的热卖是一种必然。
数据显示,中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,越来越大众化,近视患者年龄结构中,青少年近视人数总计约2.7亿,高居世界第一;初中生、高中生的近视率,常年保持70%以上。
庞大的市场需求,意味着这是一个优质的赛道,但入局者却并不多。因为,这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行业。
OK镜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,也是危险等级最高的医疗器械种类。公众熟知的心脏支架、心脏瓣膜也位列该行列中。在医疗器械领域,高危本身就意味着稀缺。
欧普康视是国内最早进入这一赛道的玩家,没有之一。
早在2005年,欧普康视旗下的核心产品“梦戴维”获批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;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它是唯一一家拥有OK镜生产许可证的国产厂家。直到2019年,国产厂家爱博诺德才获得产品注册证。
经过十余年的市场积累和铺垫,欧普康视的先发优势明显。
在产品端,欧普康视所研发的泪液均衡型亲水性OK镜,允许近视降幅最高为600度,而市场的同类产品通常为500度及以下。视力矫正范围的扩大,意味着已经建立起领先行业平均水平的技术优势。
而在渠道端,欧普康视也持续发力。自2014年起,欧普康视陆续收购或自建销售渠道,建立产品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,其产品已进入全国900多家医疗机构,累计用户超过90万。
技术优势的领先,产品性能的优越,加之强大的渠道建设能力,欧普康视在“ok镜”领域已经建立起强大的统治力和话语权。事实上,欧普康视已经掌握了整个行业产品的定价权:2019年,平均成本仅为107元/片,平均单价为1105元,毛利率超过90%。
但欧普康视对研发的投入却显得不够多。
2014年至2018年,公司的研发投入从550.31万元,增加至1600万元,2019年研发费用才1600万,占比仅仅2.5%。
然而,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,研发力度不足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,且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20%左右。
虽然护城河宽广,发展前景广阔,但如果在研发领域懈怠,被后来者赶超也不是没有可能。从这个意义来说,欧普康视还远远未到躺在功劳簿上混日子的时候。